体育明星

气象AI模型矩阵让世运会赛场“风云可测”

气象AI模型矩阵让世运会赛场“风云可测”

本文转自:中国气象报

气象AI模型矩阵让世运会赛场“风云可测”

廖莎韦玮

本报通讯 员 廖莎韦玮

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成都世运会”)期间,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强化人工智能(AI)模型应用,升级“蓉城·灵犀”本地短临预报人工智能模型,与“风雷”“风清”“风顺”三大国家级人工智能模型共同组建人工智能预报矩阵,助力成都世运会“风云可测”。

KOKO体育平台

2023年成都大运会后,成都市气象局持续开展“蓉城·灵犀”短临预报模型预测结果检验和模型改进训练,短临预警水平较传统模型提升5%。今年,“蓉城·灵犀”人工智能模型再升级,实现从基于物理约束的组合反射率雷达回波外推到多层 CAPPI模型(等高平面位置显示产品)研发的突破。配合快速更新同化技术,0—2小时降水预报时间分辨率缩短至5分钟、空间分辨率精细至100米。同时,“风雷”“风清”“风顺”三大人工智能模型全面融入赛区0—60天无缝网格预报,与“蓉城·灵犀”预报模型共同支撑成都世运会“短临—短中期—气候”全流程气象保障服务。

8月6日,成都世运会垒球比赛迎来开赛日。早上7时,世运气象台发布天气实况和未来三小时预报;8时,天气提示当日“白天闷热,傍晚开始有雷雨”。新都兴城垒球场馆联络员严彪随即在群里询问:“今天什么时候下雨?”由于垒球为户外竞赛项目,严彪对天气预报格外关注。“上午需注意防暑降温,今日降水不会影响比赛”,一对一负责该场馆的预报员罗玲迅速给出确切答复。严彪随即在工作群转发气象信息,并开展防暑降温工作提醒。当天,垒球赛顺利完赛。

而为垒球顺利开赛规避风雨影响的,就是支撑成都世运会的气象“智脑”——气象人工智能模型矩阵。面向成都世运会30天以上的气象保障需求,“风顺”每日可滚动开展100个集合成员的大样本预测,可输出未来60天的基本要素与极端事件概率预报,提前30天锁定垒球场馆八月初降水概率早期预报。“风清”采用可扩展的多时效优化策略,将物理守恒特性深度融入人工智能训练,为每日赛事调度提供精细预报,预报员响应户外赛事备赛需求更有“底气”。此外,基于“蓉城·灵犀”和“风雷”0—2小时高精细度精准预报,再结合实时观测数据,为垒球等户外竞赛后续寻找“窗口期”等关键节点保驾护航。

新都场馆内,当垒球在绿茵场上空划出一道完美抛物线,现场热烈氛围再度拉满。从北京赶来观赛的黄女士难掩兴奋,“赛事组织专业有序,现场氛围超乎想象,为服务保障工作点赞!”

  1. 朝阳区文旅局:区健儿助力省队夺冠 朝阳区文旅局:区健儿助力省队夺冠

    2025年全国轮滑(速度轮滑)锦标赛于8月23日至26日在天津宁河落幕。作为国内轮滑运动最高规格赛事,本次比赛汇聚全国顶尖选手,我省速度轮滑队凭借过硬实力和稳定发挥,斩获团体总分第一名。该队伍35名队员来自于朝阳区,展现了我区轮滑健儿的精湛技艺与竞技风采。优异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我区对轮滑运动的长期深...